创业艰难百战多创业
????编者按:上世纪80年代,著名诗人艾青写下了“最荒凉的地方,却有最大能量;最深的地层,喷涌最宝贵的溶液;最沉默的战士,有最坚强的心;克拉玛依,是沙漠的美人”的动人诗篇。如今,克拉玛依油田开发建设初期那一批“最沉默的战士”们,都已进入耄耋之年,他们的经历和故事,是克拉玛依永远的精神财富。本期“城市记忆”通过对三件国家一级文物的解读,来回顾那段难忘的历史,以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文物样貌:克拉玛依地区农田规划图长91.5厘米,宽30.5厘米,重25克。规划图为长方形晒制图纸,材质为纸质,左上角有毛泽东语录和头像,右上角有新疆石油管理局克拉玛依地区农田规划图字样,中间有黄、绿两色标注的农田区块涂色和黑色标注文字。
????克拉玛依地区农田规划图
????这幅克拉玛依地区农田规划图是1979年由时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农副业处处长的薛在瑚组织工作人员通过手绘、手书制作而成。薛在瑚1936年3月出生于甘肃省永登县,1954年考入兰州培黎石油学校,1955年7月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独山子矿务局钻井处当钻井工人,1959年入党,1959年10月任井队副队长。1961至1964年,任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处行政科主任管理员,后担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农副业处处长。
????在克拉玛依油田开发建设早期,生活设施配备的还不是很完善,再加上油区远离农田绿洲,石油职工们很难吃到新鲜的蔬菜,常常要靠粉条和海带下饭。在薛在瑚主抓克拉玛依地区农副业工作期间,亲自组织设计划分了克拉玛依地区各处级单位农场区块规划图。这一规划实施后,为当时的新疆石油管理局各族职工的后勤供应及提高矿区职工的生活水平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岁月悠悠,经过长期保存,这幅农田规划图的图纸表面已经出现多处折痕,两处蛀洞,四个边上还有大小不一的裂纹,左边有7.5厘米的裂缝,右边有7.8厘米的U型裂缝。
????2008年6月1日,克拉玛依矿史陈列馆文物征集小组成员基晓花、骆芳前往克拉玛依市红星新村薛在瑚家中,将这件具有重要历史纪念意义的文物征集而来。
????文物样貌:该岩心标定记录本纵19.5厘米,横11.5厘米,厚1.3厘米,重240克。记录本封面为上部为红色,下部为土黄色,材质为无光泽硬纸板,左、右下角各有一深蓝色三角镶边。封面上粘贴有白色正方形纸,上用黑色仿宋体写着“新疆石油管理局独山子矿务局南准噶尔大队,1958年,使用人:唐祖奎”字样。
????岩心标定记录本
????唐祖奎是克拉玛依油田早期的创业者之一,1955年12月,唐祖奎在新疆石油公司地质调查处工作期间,撰写完成了《火焰山背斜连木沁高点初步总结报告》;1957年4月,唐祖奎在石油部新疆石油局107队工作期间,撰写完成了《准噶尔盆地昌吉——巴里坤地质专题研究总结报告》,报告中对准噶尔盆地昌吉河到巴里坤之间的地质、地形、地貌、储油层岩性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目的是了解该地区的古生代地层,确定二叠纪、三叠纪时代的划分,研究准噶尔盆地在构造上与沉积上的关系。为了撰写报告,唐祖奎等人共完成了地质调查路线407公里,丈量地层剖面27883.09米,采集标本14597个。这份报告的主要成果是对报告中三叠纪时代的划分和确定,为以后研究该地区的三叠纪地质剖面提供了一份准确的资料。1959年2月,唐祖奎在独山子矿务局工作期间,又撰写完成了《独山子矿务局1958年度地质勘探会议汇编》。
????这本岩心标定记录本上,就记录了当时的大量地质资料和地质分析数据,成为新疆油田早期勘探开发过程中的珍贵资料。
????1981年4月6日,克拉玛依矿史陈列馆文物征集小组成员前往唐祖奎家中将这个记录本征集而来。此件文物自征集入馆,一直作为陈列展品供游客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