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路财神”是谁?去他的老宅看看吧好店
我曾两次到访佛山三水区白坭镇岗头村的梁士诒故居。
第一次去时是大学时代,坐着慢悠悠的中巴,一路晃荡。梁士诒有才,也曾呼风唤雨。他是晚清民初少有的理财能人,在铁路领域极有建树,还创办了交通银行,但也因“帝制祸首”身份被通缉,可谓毁誉参半。到访前本有顾虑,因为按照记载,名为“海天书屋”的梁士诒故居虽是市级保护单位,但常年失修,大门紧锁,所以我已做好吃闭门羹的打算。谁知其中一部分仍作为村委会使用,可以开放参观。
二十年后,我再次来到岗头村。村子变化不小,一栋栋新民宅沿池塘而建,看得出村民的富庶。对面的老村落却宛若旧时。岗头村的聚居史可以追溯到北宋真宗时期,南宋正式开村,所以当地有“先有岗头后有三水”之说,仍保存着明清和民国的青砖石脚屋,有十几座祠堂。可惜梁士诒故居大门紧闭,我终于补上了二十年前的闭门羹。
在梁士诒故居外墙所拍的故居一角,如今大门紧闭,无法进入 本文图除注明外,均由 叶克飞 摄
梁士诒故居的过去与现在
1869年,梁士诒出生于岗头村。他20岁中举,1894年在殿试中得二甲第十五名,授翰林院庶吉士。在旧时来说,这无疑是一条可以光宗耀祖的康庄大道。但1903年,他参加新设的经济特科,却遭遇意外。
戊戌变法后,慈禧因痛恨康有为与梁启超,也恨上了广东人。偏偏梁士诒不但是广东人,还与梁启超同姓“梁”,名字中的“诒”字又与原名“祖诒”的康有为一样。结果,这位原本的一等第一名在慈禧眼中成了“梁头康尾”,不予录取。
所幸他得到袁世凯的赏识,扶摇直上。1907年,他任京汉、沪宁等五铁路督办,经营有方,使得铁路盈利剧增,赢得 “五路财神”美誉。
梁士诒旧照 图 Wikipedia
当时修建铁路被视为强国之道,但修路就得借外债,进而造成路权旁落,使外资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有鉴于此,梁士诒奏请设立交通银行,以图“外足以收各国之权利,内足以厚中央银行之势”。1908年,在他主持下,交通银行正式开业,一度成为振兴民族经济的代名词。
1911年,梁士诒任袁世凯内阁的邮传大臣。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兼交通银行总理,并被授予“勋二位”之爵衔。正是在此期间,他的“二总统”之名不胫而走,风光一时无两。
带着“勋二位”爵衔,梁士诒于1913年3月携家小返回三水为父祝寿。那一年是梁士诒父亲梁知鉴的七十寿辰,寿宴极为铺张。
那时,这栋勋爵府刚刚落成。资料记载,这座府邸“集园林、祠堂和书舍于一身,正中为传统的岭南两进院落,前后殿均用硬山顶风火墙,在檐柱与山门墙之间有两组镂金横梁木雕,皆为高浮雕古装人物故事,瓦脊灰雕花鸟、山水或动物。前殿门前有石狮一对,威武传神。祠堂西面是园林式庭院,院前有小桥流水与天井相通,天井小池有石山,十分幽雅别致。”
梁士诒故居墙角的裂碑
二十年前我第一次寻访时,院门大开,因宅院占地极大,村委会仅占一个小院,正中的大厅则变成小礼堂。
记得当时两只石狮子仍在,可惜摆放假山的水池已不再是传说中的活水池,水面布满青苔。
有趣的是,我曾在资料中查到,院内还有一棵南洋杉,据说为梁士诒亲手栽种。资料中称“文革”时,梁士诒受批判,此树开始枯萎。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梁士诒的历史地位又获肯定,这棵树便枯木逢春。
我到访时,树倒是仍在,相当高大,但断裂近半,据说是先被白蚁侵蛀,又曾遭雷劈,想来那些传说终是后人的穿凿附会。历史人物的功过与点滴,自有自己的呈现和流传方式。
两大罪名,一真一谜
梁士诒一度成为历史教科书中的反面人物,是因为“帮助袁世凯恢复帝制”和“亲日卖国”两大罪名。不过按史学界如今的主流说法,前者为真,后者则是被诬陷。
在梁父七十岁寿辰后,返京的“二总统”梁士诒被卷入袁世凯称帝一事中。其实,对于这位曾提携自己的老上司谋划称帝之举,梁士诒起先并不赞同。但袁世凯何许人也,他操纵国会所发动的“五路大惨案”,便是借打击交通系成员来警告身为交通系首领的梁士诒。梁士诒在官场混迹多年,最讲究进退之道,为图自保,只得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