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家发改委打假的“大湾区领导”:曾至少以7个身份活动业界

/ / 2015-10-25
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官微发布“打假”声明称,有人以周智均名义,冒充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

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官微发布“打假”声明称,有人以周智均名义,冒充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该办无名为周智均的人员。希望有关方面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南都记者检索发现,“周智均”此前在百度百科还有专属词条,并配上了标准照。据不完全统计,在此前的公开报道中,其曾至少以7个身份头衔对外开展活动

曾以至少7个身份示人

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官微发布声明称,近期,有人以周智均名义,冒充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并以所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投资督导委员会主任”等身份,多次参加社会活动

国家发改委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无名为周智均的人员,也从未设立名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投资督导委员会”的机构、组织。希望有关方面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如已造成损失,请及时向公安部门举报案件线索。

南都记者注意到,“周智均”在百度百科存在专属词条,并配上了标准照。百度百科此前的资料显示,周智均,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投资督导委员会主任。“社会活动”一栏介绍称,此人2013年曾赴长沙调研;2021年参加了某媒体与某集团的战略合作协议。

目前,该百度词条已被修改,增加了警示信息。

展开全文

周智均是谁?为何冒充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

南都记者检索发现,除前声明中提到的冒充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以及所谓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投资督导委员会主任,周智均还曾以多个身份参加活动、接受采访。

据不完全统计,公开报道中,其曾以至少7个身份头衔对外开展活动。如“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专家顾问、国务院办公厅同志周智均”、“首都新机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周智均副局长”等。

有意思的是,2019年7月,周智均曾以“北京新机场安全委主任”的身份参加了某公司30周年庆典,一年后又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的身份接受采访,大谈大湾区建设。

公开资料显示,周智均早年间多以交通方面领导干部的身份参加社会活动,而2020年后,他转向粤港澳大湾区方面。

相关公司曾因侵权被判赔500万

南都记者注意到,周智均在今年4月曾以“香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投资督导委员会主任”的身份,接受了凤凰通讯社的专访,文内还配发了其照片。而在今年2月一篇名为《凤凰通讯社董事局主席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重要战略的意义》的报道中,周智均则是以“凤凰通讯社董事局主席”的身份亮相。

这两篇报道内的“周智均”是否为同一人?

南都记者检索发现,今年3月,周智均还出现在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投资督导委员会主任、凤凰通讯社董事局主席”的身份,参加了凤凰通讯社与某资产管理公司的签约仪式上。

天眼查显示,凤凰通讯社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注册地在中国香港,是私人股份有限公司。网上确实存在名为“凤凰通讯社/凤凰通讯网”的网站,其还设有“山西分社”、“湖北分社”等。

5月22日,南都记者拨打了上几个网站公布的电话,座机均无人接听。网站公布的一个私人电话接通后,对方向记者确认其为“凤凰通讯社山西分社”的工作人员,但当问及“周智均是否为凤凰通讯社董事局主席”、“是否认识周智均”时,对方连声否认称“不知道”。

除了网站,资料显示,凤凰通讯社还有微信公众号,其账号主体显示为凤凰佳艺(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孙某为该公司大股东,占股90%。南都记者注意到,在前凤凰通讯社与某资产管理公司的签约仪式上,与周智均一同参加的正是凤凰通讯社社长孙某。

该公司曾因侵害商标权、不正当竞争,被判赔偿凤凰卫视500万元。据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官网2020年8月消息,凤凰卫视公司诉称,该公司依法享有“凤凰卫视”、“”、“”商标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凤凰佳艺公司未经许可,擅自在其网站、举办的会议、公司招牌、人员名片等处使用“凤凰”等标识,从事新闻通讯、新闻报道、新闻记者服务、节目制作等服务。

      
      1
      联系我们